园区人怎么年入50万+
发布时间:2020/5/20
更大的平台意味着更高的标准,集团公司对人才的选拔标准比中小企业高很多,甲方对人才的选拔标准比乙方高很多,所以,对于大多数园区人,想达到年薪50万,难度自然是不小的。
有几点是招聘方最为看重的:
1、出身
英雄不问出处,但园区要问出身。
付薪能力较强的地产公司 / 园区机构,对学历都有严苛的要求,大多数岗位至少得是博士、硕士和「双一流」名校本科生,才够得到面试门槛。
所以,在学历方面,你与其他来自园区圈的竞争对手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区别在于谁的学校名气更大点。
2、年龄
年龄太小,缺乏项目经验与人脉积累;年龄太大,身体上又无法胜任高强度的工作,所以才有了年龄鄙视链一说。
在园区行业,30岁-45岁的中高层,是企业最喜欢的。
3、项目经验
毕竟是社招,企业都希望招之即用,加上招商压力大,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小白。
一般来讲,此类岗位需要应聘者参与过完整的项目,对园区行业有较为全面的视角,对融资、规划、招商、运营等环节有清晰准确的认识,拿得出解决方案。职位上,或担任过大型园区项目的负责人;或在大型企业担任过中层(含相当职务)以上;或在央企、省企的地市级分支机构中层正职(含相当职务)以上。当然,如果是从招商(投促)、经信等园区相关口子出来,更有竞争优势。
4、人脉
如果你有人脉,一定有人愿意付高薪,诚意大到上述三点都可以忽略。
某知名龙头企业,向来以「付薪」能力强著称,尤其是在自己不熟悉的区域,一出手就是数倍年薪,买的就是你的人脉,最短时间内把招商指标完成。
当然,招商岗属于长期高指标考核岗,高压力下流动十分频繁,甚至不乏某些企业在最短时间内榨干你的价值,然后一纸解约书将你抛弃,这就需要应聘者仔细甄别。
二、时机很重要
园区行业比较吃大环境,环境好时,各企业都开足马力扩张,即便自己能力差一点,借着政策的东风,也能干得不错。
但环境不好时就要小心了。
外部形势不佳,企业选址扩张意愿减弱,需求出现下滑,个人想要力挽狂澜难度很大;另外,集团公司在财政和人力上的投入更谨慎,资源也给的少。
业绩的下滑,对身背指标的中高层影响最大,一旦许诺的目标达不成,好一点的企业可能会削减指标,扣一些绩效,遇到不留情面的,甚至让你直接走人。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还未完全散去,诚然,「危」与「机」是共存的,经济低迷对于少部分人,也许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顺应时势比盲目自信靠谱。
所以,园区在线(ID:YQZXGZH)建议是:如果当下没有十足的把握,建议再蛰伏一小段时间,待疫情影响完全散去,「十四五」发展大计落下,行业上升之际,再主动出击,寻求个人突破式发展。
三、目标企业(机构)在哪里
一般来说,有付薪能力的企业(机构)主要有几类:
1、经开区(园区)管委会(一般是副主任及以上级别,或高级顾问等);
2、房企(产业地产板块)或大型科技、金融、制造企业跨界;3、行业龙头企业;
4、极少数不知名民企。
经开区(园区)管委会的社招,竞争压力最大,但做起来最轻松。
管委会属于政府派出机构,对出身要求最高,比如上周山东枣庄高新区对外招聘管委会副主任,明确要求应聘者持硕士以上学历并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具备500强企业或上市公司中层以上管理经验;而杭州市余杭区招聘数位政府顾问,更是要应聘者有海外(境外)世界百强高校硕士学历,且具有若干年海外工作经历。这个门槛,绝大多数园区人是够不到的。
当然,管委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园区拥有更多的产业资源和政策优势,以及政府层面上更大的决策权。这样的园区,做起来无疑也是最轻松的。
第二类跨界的企业,有三个特点,一是处于扩张阶段,缺人;二是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应聘者无需面面俱到;三是项目往往带战略性质,更考验应聘者与政府的沟通协调能力。
这类企业由于缺人、对人才的要求会适当降低,但跨界而来的企业普遍缺乏产业地产思维,一些东西容易从顶层上被否决掉,任你个人能力再强,最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且,集团公司的勾心斗角非常之多,有时候要逼得你去站队,这个准备要有。
行业龙头企业,付薪能力不如跨界的,但组织结构更完善,做起来更顺手,且进去镀金两年,未来待遇甚至更高。
第四类,风险过大,不推荐成熟的园区人去赌博。
四、甲方乙方的角色互换
除了职位的变化,还有从乙方到甲方(少部分是甲方到乙方)身份的转变。
笔者对自媒体、规划咨询、招商运营都有涉猎,明显感觉到一条深深的鄙视链:政府>甲方>乙方。
比如说,在园区的规划中,乙方反复权衡甲方与政府的意见,舞文弄墨,不断尝试用最专业的园区知识、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片,表达其观点;但在甲方的眼里,虽然顺利拿到地了,但这些东西太浅,只能忽悠忽悠政府,对实操没多大用处,还这么贵。
而乙方觉得呢,你专业水平远不如我,赚得却比我多,太不公平。
所以,当乙方的人跳槽到甲方,仿佛从地狱到天堂,都有一种「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快感。
事实上,甲方也好,乙方也罢,本质上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且甲方的压力更大,乙方只需要达到甲方的要求,哄着甲方,只为拿到钱;而甲方还要对方案的最终效果负责,按这个方案执行,是不是可行?能不能赚钱?想得也要更深度一些,只是,有时候过度的「关心」便成了「关注」,弄得双方不愉快。
所以,如何适应身份的转变,这事儿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