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祝贺浙大4位教授,12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祝贺浙大4位教授,12位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布时间:2015/12/8

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2015年新增院士名单。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罗民兴、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杨树锋、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陈云敏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纯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浙大教师中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另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新增院士名单中还有8位浙大校友。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景益鹏(原杭州大学物理系1984届本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陈仙辉(原杭州大学物理系1989届硕士),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锁江(浙江大学化学系1994届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徐国良(浙江大学生物学系1985届本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研究员陈学东(浙江大学化工系1986届本科,1996届硕士,2004届博士),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罗安 (浙江大学机械系1993届博士),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陈建峰(浙江大学化工系1986届本科,1992届博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新友(浙江大学农生学院2011届博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风采


罗民兴

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1963年6月出生于浙江湖州,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

罗民兴教授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理论的研究。


他在标准模型与弱电实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是粒子物理学近25年来的重要进展之一。通过分析标准模型与相关实验结果,他与合作者确定了物理学基本常数弱电混合角和基本粒子顶夸克的质量上限,奠定了精确检验标准模型与探索新物理的基础,并为费米实验室发现顶夸克提供了理论准备。发现强弱电三种耦合常数在超对称框架下的统一,这被认为是支持超对称统一场论的重要证据之一。


他理清了标准模型不同重整化方案的等同性,为检验量子规范场论提供了自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与合作者建立了一个系统分析高精度实验的理论分析框架,为理论指导实验和实验验证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


他系统研究了一般非阿贝尔规范场准确到二阶的重整化群方程,并将之应用于标准模型。这些结果已成为标准模型精确计算的重要检验基准。自2012年发现希格斯粒子以来,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希格斯粒子质量与真空稳定性分析。


他提出并证明超对称规范场论和量子色动力学的散射振幅递推关系,将递推关系应用于现实物理理论,为高效计算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标准模型背景提供了新途径。他将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应用于缪子反常磁矩分析,进而强化了理论对希格斯粒子质量的限制。


罗民兴教授所发表的论文迄今共被引用超过2500次,引文作者包括六位诺贝尔奖得主,六位狄拉克奖得主(来自http://inspirehep.net的统计),五篇论文长期被国际粒子物理数据组(PDG)引用。


罗民兴教授曾开设《普通物理学-光学》、《数学物理方法》、《广义相对论引论》、《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宇宙学概论》等本科生课程和《粒子物理学》、《量子场论(I,II)》等研究生课程。共培养博士11名,硕士5名,其中2人获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

杨树锋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高校地质学报》和《Frontierof EarthScience》杂志副主编。


1947年5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63年初中毕业于杭州六中,1966年高中毕业于杭州一中,1975年9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矿物与岩石学专业,1981年9月获南京大学地质系构造地质学硕士学位,1984年12月获南京大学地质系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08年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


杨树锋教授长期从事造山带与盆地构造研究,发表论文15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3篇,EI收录论文33篇。论文和著作共被引用2112次,他引1629次,其中被SCI论文引用1010次,他引736次。


杨树锋教授在板块构造架下的花岗岩成因理论、板内岩浆作用和冲断带变形理论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他通过对中国东南部花岗岩类及形成的板块构造背景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成对花岗岩带”的概念,丰富了花岗岩成因理论。“成对花岗岩带”已经成为当今厘定古板块边界的一个重要标志;他的研究解释了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高温高压下物理性质变化规律,开拓了从岩石物理性质探讨花岗岩成因的方向。他和研究团队对塔里木二叠纪岩浆作用开展了24年系统研究,发现和确认了有别于峨眉山的我国第二个大火成岩省,以及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岩浆演化序列,建立了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演化模式,丰富了大火成岩省的成因理论。他和研究团队提出了板块碰撞远距离效应控制下的中国西部盆山接合部冲断带构造变形特征与控油气作用规律,包括中国西部盆山接合部新生代冲断带的三种结构类型、中国西部主要冲断带构造变形的分段性特征以及新生代构造变形对盆山接合部冲断带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丰富了大陆内部构造变形理论,为我国在新生代冲断带深层寻找油气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勘察所证实。


杨树锋教授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和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杨树锋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在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先后开设课程《普通地质学》、《板块构造学》、《地球科学概论》、《普通地质学实习》、《区域地质测量实习》、《地球科学进展》等。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他是一位深得学生爱戴的老师,多年来共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2004年获评全国模范教师。2011年获浙江大学最高教师荣誉奖“竺可桢奖”。2013年获浙江省功勋教师荣誉称号。


陈云敏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兼任国际期刊《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Elsevier主编、《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等国际期刊编委。


1962年生,浙江温岭人。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1986年获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学位,1989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博士学位,1993-1995年在荷兰Institute of FoundationVerification, IFCO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


陈云敏长期从事软弱土静动力固结、降解固结理论和灾害防控技术的研究,提出基于软弱土结构性的地基静动力固结理论及灾变防控方法,满足了重大工程强地震抗液化处理和沉降高精度控制的需求;建立城市固体废弃物降解固结理论,提出填埋场设计原理和环境灾害防控方法,奠定了“无害化和资源化填埋”的理论基础。


我国广泛分布软弱土,具有很强的结构性,土骨架结构破损造成地基地震液化和过大沉降,对重大工程建设和安全服役构成巨大挑战。陈云敏建立了基于结构屈服应力的固结模型及深厚软土地基沉降控制准则;提出了砂性土初始液化强度的剪切波速表征模型,以及相应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和处理技术。上述成果成功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海洋等行业的60多项重大工程,包括高烈度区(8.5度)印尼中爪哇电厂地震液化判别和处理(建成后经历两次强震考验)、我国首台百万千瓦级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基础工程毫米级差异沉降控制、我国首条深厚软基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杭甬)新老路协调变形控制。


填埋是城市固废的主要处置方式,城市固废有机质含量高,生化降解产生渗滤液和填埋气,诱发填埋场滑坡、填埋气污染空气和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土三大环境灾害。陈云敏提出了城市固废降解压缩本构关系,建立了生化反应、骨架变形、孔隙水运移、孔隙气运移和溶质迁移耦合作用的降解固结理论。


基于上述理论,结合19年工程实践,陈云敏探明了我国填埋场三大环境灾害比欧美国家“干垃圾”填埋场严重的根源:我国城市固废厨余有机质含量高,骨架降解弱化严重、产液量大导致填埋体固结慢。提出了我国“湿垃圾”填埋场设计原理和方法,研发了液气分离立体导排、高效防污屏障等技术,解决了填埋场环境灾害防控难题。该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112座大型填埋场的建设和治理,包括我国最高的杭州天子岭填埋场扩建、填埋量和填埋气发电量亚洲最大的上海老港填埋场治理,产生了重大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陈云敏教授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34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9篇、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会刊论文18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主编国家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岩土工程技术规范》(CJJ176-2012)。


曾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概论》、《高等基础工程学》、《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等课程。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博士36人、硕士50余人,其中2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0)和提名论文(2004)。两项教学成果分别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陈纯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首批入选专家,浙江省首批特级专家,2012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955年12月出生于浙江象山。1982年1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控制理论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1990年5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博士学位。


陈纯教授非常重视教育教学工作,一直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先后担任了《计算理论》、《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编译原理》课程的主讲,其中本科生课程《编译原理》的教学质量评价近四年连续获得优秀,共培养了50多位博士研究生和60多位硕士研究生,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陈纯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在顶级国际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6篇;获第26届AAAI最佳论文奖(2012年),担任海量数据处理领域顶级国际会议VLDB大会主席(2014年);出版著作3部,授权发明专利51项。曾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陈纯教授一直专注于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运用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融合。作为第一研制者先后主持研制完成的“计算机丝绸印染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及制版自动化系统”、“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地毯混色数码喷印系统”和“图像自适应数码精准印花系统”等四个工程系统,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上世纪80年代末的“计算机丝绸印染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及制版自动化系统”,在世界上首次集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硬件技术等为一体,由彩色光鼓输入、分色描稿、激光照排输出等模块组成,完全改变了印染前处理工艺的传统手工描稿方法,开创了计算机分色描稿及制版自动化的时代,在整个印染业得到广泛应用。又如近年来的“图像自适应数码精准印花系统”,实现了织造面料实时高分辨扫描和图像分割、花型自动识别与实时变形校正、印花图案自适应配准喷印等功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图案织物混色精准喷印系统,属国际首创,该系统的产业应用开创了全新的纺织品类,发展前景广阔。作为第一研制者主持研制成功面向工业设计师的“智能化软硬件开发系统SMARTlit”,该系统将传统的概念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与硬件选型、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等进行集成,可帮助工业设计师快速开发出具有智能化功能的产品样机,极大地推动了产品智能化功能设计技术的发展。
陈纯教授三十多年的研究工作与中国轻纺产业的改造和提升紧密结合,尤其在大型智能轻纺装备的原始创新上屡获突破,不断开创出“第一”。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6项。


此外,还有八位浙大校友出现在2015年新增院士名单中

景益鹏 1984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物理系。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教授。

陈仙辉 原杭州大学物理系1989届硕士。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教授。

张锁江 199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徐国良 浙江大学生物系1985届本科。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学东 浙江大学化工系1986届本科,1996届硕士,2004届博士。现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研究员。

陈建峰 浙江大学化工系1986本科,1992届博士。现为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

罗安 浙江大学机械系1993届博士。现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张新友 浙江大学农生学院2011届博士。现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